"递延收益"科目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怎么反映?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25 10:54:45

"递延收益"科目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可以在“流动负债”下单独反映,或者计入“其他流动负债”栏中。

递延收益是指尚待确认的收入或收益,也可以说是暂时未确认的收益,它是权责发生制在收益确认上的运用。

递延收益的主要账务处理:

  1、企业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,按应收或收到的金额,借记“其他应收款”、“银行存款”科目,贷记本科目。在相关的资产的使用寿命内分配递延收益时,借记本科目,贷记“营业外收入” 、“管理费用”等科目。
  2、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,按应收或收到的金额,借记“其他应收款”、“银行存款”等科目,贷记本科目。
  在以后期间确认相关费用时,按应予以补偿的金额,借记本科目,贷记“营业外收入”科目;用于补偿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,借记本科目,贷记“营业外收入”、“管理费用”等科目。
  3、返还政府补助时,按应返还的金额,借记本科目、“营业外支出”科目,贷记“银行存款”、“其他应付款”等科目。

按相应收益将实现的期间分别列入“其他流动负债”和“其他非流动负债”。

可在资产负债表的其他长期负债中反映。